编者按:本文来自央广网。
近日,盒马前店后仓的整个悬挂链系统首次曝光:人和算法在8个环节协同,每个盒马店的分拣员平均每天至少少走15000步,却可以完成3倍的工作。
在盒马门店,很多顾客抬头就能看见悬挂链。负责盒马悬挂链系统研发的技术专家曹海涛介绍,从消费者线上下单到快递小哥送单,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悬挂链系统,可以贯穿到8个环节中:集单、分拣、挂包、传输、合流、打包、输送、配送。
集单、分拣与挂包3个环节,在店内前场完成,智能调度算法根据用户订单时间地点对商品
智能算法参与最高效方案的运算。8月21日,盒马长宁KING88店,后仓负责人示范拣货,14件货物的一个订单,悬挂链系统提供的智能算法让拣货员只需走133步就可以完成。而若模拟传统商超进行拣货,则约要走540步。
技术负责人介绍,这个系统让盒马店分拣员平均每天至少少走15000步,却可以完成3倍的工作。
合流、打包、输送是后场的核心工作,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滑道控制器将挂包合流,打包员只需要将同订单挂包商品放入同一打包箱,大大节省了时间。
打包好的配送箱由自动化滚筒输送至地面配送站,智能调度系统“出场”,自动分配给配送员。
“同样大小的店,传统商超每完成1个订单,盒马可能就已经发出20单了!”曹海涛说。
在浦东金桥店,一位拣货员说,她自己管理着1336款商品,平时虽然忙,但不会乱,有时感觉有点像千军万马的指挥官。也有更多时间可以观察顾客的需求,帮到他们。
曹海涛说:科技的加持不止是提高效率,更是解放人力,让人们花精力去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。
文章来源:soo56,由色色的软件入口编辑。
咨询热线
17505120369